发布时间:2020-12-11 09:19:47
公司员工私自盖章,公司仍需承担法律后果
阅读提示
我国公司法并没有规定公司印章由谁管理,但公司管理规定中通常会制定关于印章的管理规定,有印章管理职责的通常有公司总经理、公司副总经理、印章管理员。那么,当出现公司员工持公司印章私自对外在文件上盖章,公司需要对该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吗?
裁判要旨
公司印章对外代表公司的意志,是公司法人的具体表象,公司员工手持公章与他人签订协议书时,对方有理由相信该员工系有权代表被告签订相关的协议,该行为构成表见代理,其签订的合同责任应由公司承担,所签订的合同成立。
案情简介
1.陈某系绍兴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,其利用职务之便于2018年9月25日私下与周某签订《投资协议书》,约定由该公司投资设立一家美容院,由周某出资100000元,在美容院中占5%股份,该协议上加盖了公司公章。
2.周某依约向陈某支付了100000元投资金,陈某以公司名义向陈某出具收款收据。
3.后陈某发现该项目并不存在,也未领取到投资协议书中约定的分红,遂起诉到绍兴市柯桥区法院。
4.一审柯桥区法院判决:撤销原告周某与被告绍兴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签订的《投资协议书》;被告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投资款并支付利息。
实务经验总结
现实中有些公司的企业主或业务人员随身携带公章、合同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,特别在建筑工程领域,多个投标业务人员各自携带一枚相同的公章、法定代表人印章、合同章奔波于各大开标会议现场。这些行为极易产生《合同法》第49条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,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诉讼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。究其原因:一方面,随身携带公司印章确实为了日常商务活动的灵活经营需要;另一方面,也反映出我们的企业对印章管理的不规范。
因印章产生的纠纷主要来自两方面:一是公司对印章管理的不规范;二是公司股东事先对印章的管理约定不明。本期我们就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通过制定印章的管控、使用制度,以此杜绝和防范印章失控的发生。
1、印章的日常保管制度。公司印章采取分级保管、分类保管、专人保管,并在部门职责、岗位职责中予以明确。将印章领取、保管、使用落实到具体部门、具体人员,不得随意委托他人保管。
2、印章的日常使用制度。公司要制定日常用印管理制度,明确公司各印章管理、使用部门的职责,明晰印章刻制、使用的业务流程,做到印章使用的作业流程与制度相匹配。要加强对印章管理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,印章管理岗位人员可通过签订岗位职责说明书,法律风险岗位承诺书,因印章问题导致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追偿权在承诺书中予以明确,不断提高印章管理的技能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,印章管理人员应该做到亲自盖章、章不离开视线、用完及时收存等常规用印操作。
3、印章的日常登记制度。公司其他部门或人员申请使用印章的,必须按印章管理规定进行申请并履行审批程序,经过批准后方可用印。印章管理人员对用印文件要认真审查,审核与申请用印内容、用印次数是否一致,不能让他人代为用印,建立统一的印章使用登记台账。公司应定期对印章使用台账的登记情况等进行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
4、印章的借用外出制度。公司印章原则上不得带离经营场所,借用印章外出应实行申请报告制度,填写印章借用申请表报公司负责人进行审批,有条件的应该由印章保管人员跟随借用人员进行专人全程陪同。印章借用外出完毕,及时报备收存。
5、印章的移交销毁制度。当发生印章保管人事变动、公司股权变更、公司名称变更、公司合并、分立、解散等需要进行印章交接的情形时,双方应确定交接的时间、地点,并由指定的人员完成印章的交接。对需要封存、销毁的印章,现场进行封存、销毁。明确移交前、后使用印章的相关法律文件所产生的全部后果和法律责任承担主体。
6、印章的遗失补办制度。印章保管人员一经发现遗失,及时向公司报告,切忌拖延,提前准备相关材料,向主管的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挂失,并向主管公安机关申请挂失补刻公章,及时和业务往来单位信息互通,告知客户,规避风险。
公司建立起一套符合本企业特质的行之有效的印章管理制度,这将成为公司日常风险防控的重要一环。作为公司权力的象征,在公司设立之初,亦或者是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动后,股东对公司印章的事先约定将成为我们日后防止印章纠纷、减少诉讼的最重要一环。